2003年之后,大量的北方客人尤其是来自东北地区的客人南下,他们发现三亚有独特的热带海滨景色,冬季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于是一大批老人逐渐形成“候鸟人群”,每年10月从东北飞至三亚,次年四五月再回东北。随着“候鸟老人”不断增多,地方上承载的负荷也变得越来越重,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是“候鸟老人”增多加大了地方公共资源如医疗和交通的压力。(3月8日经济参考报 )
人潮涌来,民生刚需与公共服务就成了一对矛盾;人潮散去,闲置的软硬件又成了最没性价比的鸡肋。可问题是,有些基础设施,又不能人来时满血上场、人散时收回库存去。比如公共交通服务、比如公共医疗服务,公交车和医生,起码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走。于是,这个矛盾就成了候鸟城市、候鸟省份的心头之患。
海南、尤其是三亚,怕是候鸟人群与候鸟现象最典型的地方。抛开今年春节的大拥堵不说,常年的潮汐现象,令管理者倍感痛苦。比如在三亚某些小区,据说“操东北口音的人比讲海南话的人多,看二人转的人比听海南戏的人多,吃炖菜的人比吃炒菜的人多”。如果以上调侃尚且是个感性认知,下面的官方数字,则是板上钉钉的证据。三亚为65岁以上老人办理老年优待证。“其中70%都是外地老人。”三亚市老龄办一名官员介绍。事实上,三亚常住人口约为38万多人,春节期间估计包括“候鸟”在内的游客约有100万人。“如同平常四人间一下子住了八个人,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当这些感受与事实纠结在一起,结果就是成见甚嚣尘上,本地人对外地人虎视眈眈,甚至将物价升高、看病难等不满,归结于大量候鸟人群的涌入。
人多力量大,但中国还有句俗话,“人多嘴杂”。换句话说,人群的潮汐效应之下,本就是个双刃剑,既能带来利好,自然亦有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本地人的抱怨”,不过是个狭隘的偏见;而当地官方的怨尤,则是个危险的信号。道理很简单,就像专家说的,无论是从国际旅游岛建设,还是发展第二居住地路线,哪个不需要刚需的市场来打底呢?宜居地的候鸟群体,对于不少“鬼城”来说,是求之不得、垂涎三尺的美好意愿。庞大的候鸟人群,在公共财政还没有进化到高福利阶段的前提下,起码他们的衣食住行总要花钱的,这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是经济利好;而飞来飞去的候鸟群体,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底部支撑,更有文化与价值等层面的长远潜能。
说两个最基本的道理吧:第一,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人力资源红利消耗殆尽的今天,没有人再把人口数量只当成负担来处理。第二,卖房子的时候不嫌弃人多,提供服务的时候就埋怨外来人口,这种“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操作,岂非太傻太天真了?更重要的是,人群的潮汐现象,其实并非一个地方的治理难题,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很多城市都在旅游淡旺季面临着潮汐现象的考验。资源优化配置是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总不能为了管理便利,而将人群固化在老死不相往来的远古时期。
人是负担,亦是资源。别动辄就把“候鸟人群”当负担看,这是公权的伦理底线,更是管理智慧的价值逻辑。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生代理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页面 | 友情链接
Copyright©1999-2018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