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敞开一扇门

2018-03-15 13:27:14   来源:红网    点击: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推米黍。”推开角楼图书馆大门,充满京味儿的多幅年俗画就映入眼帘。自去年10月28日对外开放以来,北京东城区角楼图书馆吸引了市民读者三万余人次,市民不仅可以在此阅读图书,还可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这个京味儿十足的图书馆已经成为市民学习、休闲的好去处。(3月8日《北京晨报》)

一座城市,就像一块海绵,汲吸着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一座城市,总有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修建于1553年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是北京古城地标之一,虽然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后被拆除,但它400多年的气质与记忆,却浸润和滋养着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之魂。因此,将原貌修复的角楼打造成为具有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图书馆,无疑是复活北京这座城市精神文化地标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挺好的。

文化地标犹如城市的基因,是最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然而,随着阅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图书馆也变得日渐式微,正在遭遇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巨变”,以至于有人感慨:“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当书籍成为可有可无物品的时候,这不仅是文化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从这个层面来看,将原貌修复的角楼打造成为具有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图书馆,这不仅是对寂寞文化的坚守,也是对文化社会的倡导。

“地标变身特色图书馆”的好处显而易见。报道中,图书馆不仅被打造得古色古香,而且还细化区分了不同楼层的功能:一层为主题文化活动及展览展示区,主要举办老北京文化主题的展览;二层为图书阅览区,书籍种类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军事、法律、自然科学等,共有图书7000册、纸质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三层为辅助的露天活动平台。诚如报道所言,“市民不仅可以在此阅读图书,还可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这个京味儿十足的图书馆已经成为市民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时代文明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图书馆作为繁荣社会文化的既有阵地,不仅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而且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文化体验的实体,为市民提供立体的、多层次的服务正在成为文化潮流、时尚潮流。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只是把图书馆看作是单纯借阅图书的场所,还应更重视它的文化产业属性,更注重其公共文化属性。即使现在到图书馆借阅并非刚需,能够安静坐下来品味书香的人也寥寥无几,也要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敞开一扇门。

有文化的城市才有色彩,有文化的城市才有品位。一个图书馆,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一座城市的诗意和远方。不忘公共文化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向社会公众创造更多阅读的条件,提供更多涵养书香机会,让文化馨香在都市飘溢,这种盘活了资源、传播了文化、涵养了书香、提升了服务的举措多多益善,其创新思维也值得借鉴。

文/丁恒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