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职业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根据来源可分为三类。
1.环境因素
(1)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中的构成要素。是不良的物理因素。
①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夏季露天作业易导致中暑(热痉挛);潜水作业注意减压病。
②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职业性噪声聋。
③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司机、电钻工人注意手臂振动病。
④电离辐射:X、α、β、γ射线。
⑤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紫外线可以导致雪盲症、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微波导致白内障。
⑥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⑦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2)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化学毒物可对健康产生损害。
①生产性毒物:金属及类金属、有机溶剂、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农药。铅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
②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及各种有机尘。游离二氧化硅导致矽肺。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致病微生物。
细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中劳动者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各种操作的总和,主要涉及劳动强度、劳动组织及其他方式等。
(1)劳动强度过大(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
(3)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4)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和缺乏体育锻炼)。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是指劳动者操作、观察、管理生产活动所处的外环境,涉及作业场所建筑布局、卫生防护、安全条件和设施有关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高原环境的低气压。
②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
③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
【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密闭、隔离、通风、安全贮运
E.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答案】B。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根据来源分为三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减低劳动强度不属于控制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劳动强度是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生代理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页面 | 友情链接
Copyright©1999-2018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