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圣人庄子的逻辑谬误

2018-04-08 11:29:13   来源:中公教育    点击:

很多同学都以为学习逻辑判断只是为了做题,跟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其实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当人们进行思考或表达思想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逻辑力量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哲学家庄子的逻辑故事。

【故事】庄子解疑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学者,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一天,他和学生们走到一片树林之中,看见伐木人正在砍伐树木。师生们发现树林中有一棵树特别高大,枝叶茂盛,覆盖了一大片土地。可是伐木人将它旁边的树都砍倒了,唯独把它留下来了。庄子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伐木人:“你们为什么不砍这一棵?”伐木人说:“你们别看这棵树枝叶茂盛,但是它不成材,长得歪歪扭扭的,而且树疙瘩多,既不能作栋梁,也不能做板材,我伐了也没有用。”

庄子听了十分感慨,转过身来对他的学生说:“你们看见了吧,那些树由于长得直,成了材,都被砍伐了;这棵大树由于不成材,反而不被人砍伐,能够享其天年。弟子们,你们千万要记住这件事。”弟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放心,我们记住了。”

走出树林后,翻过一座山岗,看到前面有一户人家,师生们就前去投宿。主人看见大学问家庄子亲临,大喜过望,让出最好的房子给师生们休息,并特意宰一只肥鹅款待。宰鹅的时候,主人的儿子问:“宰哪一只鹅?”主人答道:“那还用问!当然宰那只不会叫的。养鹅是为了防盗护院,不会叫的鹅没有用处,不成材,留它干什么?”

庄子听了,又有些感慨。他对学生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哪!你们看到了吧,那些会叫的鹅,由于成材,因此被保留下来;这只鹅由于不会叫,不成材,所以被杀掉了。弟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件事。”弟子们答道:“老师说得有道理。我们记住了。”

这时,一个爱思考的学生问庄子:“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说吧!”庄子教学倒是很民主。“那棵大树由于不成材,反而枝叶茂盛,得以享天年;这只肥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宰杀;那些大树由于长得直,成了材,而被砍伐;这些鹅却因为会叫,成了材,却被保留了下来。那么对于我们做人来说,到底是应该成材,还是不该成材?”“问得好!你们说说看。”庄子嘴上说问得好,心里却嘀咕:这么棘手的问题,怎么回答?不管怎样,学生的问题总得回答呀!否则多没面子。“这个——做人嘛,当然喽,首先,我不主张成材。你看那些树木,不都是由于成材被砍伐的吗?但是,我也不主张不成材。不成材怎么可以呢?这只鹅不就是由于不成材而被宰了吗?”“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我是想知道:人到底是成材还是不成材?”“我是说呀,做人嘛,不要成材,也不要不成材。要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找一个‘既不是成材,又不是不成材’的地方。哈哈……哈哈……”接着庄子又之乎者也地发了一大通议论,学生们越听越糊涂,如同坠入云雾之中。

【评析】

庄子对树“成材”与鹅“不成材”同时否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但是,对做人“成材”与“不成材”同时否定,却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庄子在论及树与鹅成材与否的问题时,并不是同一思维过程。所谓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对象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同,都不是同一思维过程,逻辑规律都不起作用。上例中,庄子对树“成材”与鹅“不成材”的论述虽然是矛盾关系,但却是针对不同的思维对象,自然也是不同的思维过程,排中律对此不起作用。所以,同时否定树“成材”与鹅“不成材”在逻辑上并没有不成立的理由。

庄子在论及做人是否应该成材的问题时,是处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按照排中律的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须明确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二者同时否定,他却对做人“成材”与“不成材”这两个矛盾关系的命题同时否定,这自然和排中律的要求相悖,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大家会发现这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我们逻辑的三大定律,而这个知识点在我们学习矛盾关系的性质时就曾有提到过,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会对知识掌握的比较通透。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