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发展的理论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18-03-09 10:54:11   来源:中公教育    点击: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经常用的“道德两难故事”为“海因茨偷药”。

“海因茨偷药”: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这个故事到这里,向儿童提出了疑问:在这个情景下,海因茨应不应该趁夜晚药房没人的时候,偷走这种救命药?为什么?

根据儿童的回答,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9-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分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在前习俗水平里的惩罚与服从阶段,孩子会回答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会被惩罚,孩子在这一阶段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而在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孩子会回答应该偷药,因为药剂师本来就是坏的,我就认为他应该把药低价卖给海因茨,这一阶段的孩子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叫“好孩子”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回答不应该偷药,因为妈妈说偷东西的不是好孩子,做贼会导致自己声名扫地,给自己和包括妻子在内的家人带来麻烦和耻辱,处在该阶段的孩子,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在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孩子也会回答不应该去偷药,但是原因与之前不同,不应该偷药是因为偷东西是犯法的,犯法的事不能做,处于该阶段的孩子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孩子认为应该偷药的理由是法律虽判决盗窃可耻却没有预先考虑到海因茨面临的这种困境,因此海因茨应当偷药,而且国家还应当针对这种困境修订法律,对稀缺药品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而认为“不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因为丈夫为妻子去做违法的事情已经超出婚姻契约的范畴,这种超出职责的行为虽然事出有因,但不应当提倡。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在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以公平、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他们认为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提供了唯一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因此为了拯救一条生命去违反条文法律是值得的;不应该偷药的理由则是因为别人也可能需要这种药,海因茨并没有公平地考虑所有人的生命,偷药对于其他需要这个药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不应该去偷药,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责任编辑:虫虫]